導讀:
2018年11月24日,由陜西省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與陜西省骨與關節學會微生物與感染分會聯合主辦的陜西省第 21屆醫院感染控制學術年會暨血透內鏡院感防控培訓班如期召開。
在大咖云集的授課現場,筆者有幸學習到山東省醫院感染管理監控辦公室主任李衛光教授的授課——《內鏡清洗消毒技術進展》,隨著科技進步發展,軟式內鏡在臨床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其安全性已然備受關注,培訓中李衛光教授主要從內鏡清洗消毒面臨的難題、清洗流程、注意事項以及消毒劑的選擇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聽后收益匪淺,現就李衛光教授授課內容稍作整理,與大家共同學習。
李衛光教授
一|內鏡清洗面臨的難題:
1.枯燥重復的工作使得內鏡清洗消毒人員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操作。
2.檢查人數超過限值時,容易人為的縮短清洗消毒時間,消毒不規范。
3.軟式內鏡結構復雜,難清洗,使用后清洗消毒不及時,特別是手術量大的時候,清洗人力不夠,污染物附著凝固在內鏡官腔、縫隙中,加大了清洗難度。
二|清洗流程關注點:
預處理:多酶紗布擦洗、抽吸多酶反復送氣送水至少10s;
測漏:宜每次清洗前測漏,條件不允許時,至少每天側漏一次。
水洗:流動水徹底沖洗,紗布反復擦洗鏡身;清潔毛刷刷洗孔道和導光軟管的吸引器管道;反復注入送氣送水吸引器吸干活檢孔道水分,并擦干鏡身;清洗紗布應一次性使用,清洗刷應一用一消毒。
酶洗: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時間按照產品說明操作;酶洗擦干后附件還需在超聲清洗器內清洗5-10min;多酶洗液應每條內鏡更換。
清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內鏡,用水槍或注射器徹底沖洗各管道;用50ml注射器向各管道充氣,排出水分以免稀釋消毒劑。
消毒:將內鏡各部件全部浸沒于消毒槽中,消毒方式應遵照產品說明書進行;
終末漂洗:連同全管道灌流器、按鈕、閥門浸沒在清洗槽中,使用動力泵或高壓水槍,用純凈水或無菌水沖洗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無消毒劑殘留。
干燥:將內鏡、按鈕和閥門置于無菌巾的專用干燥臺,4h更換無菌巾,使用高壓氣槍,用潔凈壓縮空氣向所有管道充氣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
三|常用內鏡消毒劑使用規格及的優缺點:
戊二醛:2%戊二醛消毒需要10min,滅菌需要10h;連續適應時間≤14天,使用前測濃度;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揮發性大于鄰苯二甲醛;性質穩定,無氧化腐蝕性。
鄰苯二甲醛:鄰苯二甲醛5.5g/L消毒5-12min;連續適應時間≤14天,使用前測濃度;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如果消毒之前清洗不徹底易出現藍染、灰染。
過氧乙酸:配置時一元包裝使用原液,二元包裝使用前AB液混合放置;0.5%過氧乙酸浸泡10min;釋放液應現用現配,連續使用時間≤24h;有較強的腐蝕和漂白作用。
酸性氧化電位水:有效氯含量60gm/L10mg/L;徹底清洗有機物,再消毒處理;現用現配。
最后李衛光教授從內鏡消毒質量監測的重要性出發,升華會議主題——關注重點部門,多學科合作,提升感控執行力,我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