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手術時間過長,要不要作為醫療不良事件上報?
手術時間過長也屬于醫療不良事件,但目前對該不良事件的上報率很低。
在臨床麻醉中,經常會遇到手術時間過長,其原因來自多方面,有患者原因、醫務人員的原因和其他原因。
無論何種原因,均會給患者以及醫務人員造成不良后果。而在手術室醫療實踐中,許多醫院對于手術時間過長缺乏監管或者監管力度不夠,目前全國各級醫院大多數已實行醫療不良事件上報制度,對于提升醫療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
我們知道醫療不良事件是指臨床診療活動過程中,任何可能影響患者的診療結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負擔并可能引發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以及影響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和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事件。
手術時間過長也屬于醫療不良事件,但目前對該不良事件的上報率很低。
手術室是醫院實施手術和搶救患者的重要工作部門。手術級別的高低和成功與否反映一個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也與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
在手術過程中,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殘疾、組織器官損傷等嚴重后果。手術是一項精細操作,反映手術者的醫學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藝。
我們提倡手術快而好,當然并非越快越好,但在同種手術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快速手術則更能減輕對患者生理機能的干擾,降低醫療費用,節約醫療資源。
有些患者病情復雜,需要長時間手術來解決問題,那種有條不紊、解剖清晰、絲絲入扣的手術操作能夠大大減輕患者的創傷和促進患者快速康復(ERAS)。
相反,那些解剖糊涂、條理不清、拖泥帶水的手術操作則會增加患者創傷、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醫療費用,對于此類手術則有必要查明原因,整改拖沓環節,提高效率。
如因手術技術粗糙,則促使術者提高手術操作技藝、加強醫學知識學習和提高操作效率。
手術時間延長也可能由于患者病情加重,或者術中疾病的惡化,或者出現了新的病變。
但是,即使難度大病情復雜的手術也宜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
因為手術時間越長,對患者生理機能的影響會越大,一般情況下大型手術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大概在3、4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但手術時間比預計的時間明顯延長,則對患者的生理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臨床上長時間的手術經常能夠遇到,一些科室如血管外科、心臟外科、神經外科和手足外科,甚至會達到十幾小時,還有器官移植如肝移植。
隨著手術時間延長則手術的風險也增加,麻醉科醫生、器械護士和外科醫生必須長時間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隨著時間延長會使術者和麻醉科醫生的注意力下降,甚至出現醫療事故。
當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隨著手術時間延長術后的并發癥隨之增加。
下列是手術時間過長可能會引發的并發癥:
1.感染機會增加
超過3個小時的手術,由于創口長期暴露、水腫、低體溫等原因,切口污染的機會增加,從而增加感染機會,導致術后患者病情加重。
2.低體溫
長時間手術、麻醉引起的血管擴張、低溫液體沖洗、手術室溫度低等均可導致患者體溫快速下降。低體溫引起患者代謝性酸中毒、凝血功能低下和麻醉藥物代謝延遲。
3.周圍神經損傷
尤其是全身麻醉的患者,長時間固定于一個體位,神經會持續牽拉及壓迫,造成神經損傷,常見的有臂叢神經拉傷。
4.機械通氣性肺損傷
全身麻醉長時間手術,機械通氣時間過長,氣管導管持續壓迫氣管壁,造成氣管粘膜缺血潰瘍甚至壞死,導致肺部并發癥,出現脫機困難和肺部感染。
5.壓瘡
只要直接接觸患者皮膚,長時間固定循環不良都有可能導致術后壓瘡。
6.下肢靜脈血栓
此類并發癥后果嚴重、致殘致死率高。長時間手術機體缺乏活動,血流緩慢淤滯形成血栓。
7.內環境紊亂
如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長時間手術極易出現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貧血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8.麻醉藥物蓄積、蘇醒延遲
長時間手術所需麻醉藥物增加,麻醉藥物再分布加上低體溫等原因,會使麻醉藥物清除不徹底,患者蘇醒時間延長。
9.另外
長時間手術造成患者術后肺不張;
眼睛長時間暴露造成角膜干燥、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
眼部壓迫可能導致視網膜血液循環停止導致失明;
長時間俯臥位或者大量失血引起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等。
對于麻醉科醫生來說,長時間手術極易產生疲勞,精力和注意力降低,引發醫療事故。
基于手術時間過長引發的不良事件,只有積極的不良事件上報才能夠盡可能地規避不良事件的發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
通過不良事件上報、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也讓同行引以為鑒,它是提高醫療技術的正確決策。
但由于種種原因,實施起來會遇到諸多困難,我國也僅有少數醫院在執行此類上報,且上報時間不統一,只要不是很過分,手術室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管理層則要思考是什么原因致使該不良事件上報率低,如果是流程不了解則應加強上報流程的培訓;若流程復雜就應簡化流程;若醫務人員隱瞞不報,則更多的要從管理制度的缺陷予以糾正。
當然醫療不良事件上報對巡回護士及麻醉科醫生均有一定壓力,對此,醫院應該出臺相關規章制度,鼓勵手術室醫務人員對手術時間過長的不良事件上報。
術前安全核查應記錄預估手術時間、定期核查手術時間、形成良性回饋機制,只有如此才能促使術者提升自身手術水平,從而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真正達到患者快速康復的目的。